您好,池州生态经济学校欢迎您!
  • 安徽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 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 池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安徽精神之王家坝精神

【文章来源:安徽党史方志网】 【作者:安徽党史方志网】 【发布时间:2021-06-12】 【点击量:

    王家坝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南部,南邻淮河,与河南省的固始、淮滨两县隔河相望,处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这里不但有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还有库容7.5亿立方米的淮河蒙洼蓄洪区。王家坝水位被看做淮河防汛的晴雨表,在淮河防汛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务院的《淮河洪水调度方案》规定,当王家坝水位达29米,且有继续上涨趋势时,可开启王家坝闸分洪。王家坝闸建于1953年,自建成以来,先后于1954年、1956年、1960年、1968年、1969年、1971年、1975年、1982年、1983年、1991年、2003年、2007年15次开闸蓄洪。蓄洪区内居住近16万人口的村庄和18万亩耕地反复化为一片汪洋。

  王家坝人的无私牺牲和奉献,换来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安澜。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王家坝,看望当地群众,并对他们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赞扬。2010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王家坝闸,检查指导淮河防汛抗洪工作。在王家坝镇保庄圩,温家宝赞誉王家坝人民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王家坝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努力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温家宝将王家坝精神的内涵高度概括为: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   “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注定就是要舍己为人的地方。”对于抗洪期间的开闸蓄水,王家坝人愿意用这样的表述来解释背后的原因。千里淮河走出桐柏山,抵达豫皖两省三县交界处的王家坝,360公里的河道落差是174米;自此而下的640公里,落差仅为22米。这样的地貌,只能有一种结果——上游洪水一泻而下,而下游因为高水位的顶托则排泄不畅、寸步难行。

  1950年,按照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全国治淮工作会议确立蓄泄兼筹的治淮总方针。从此,从王家坝闸进水的183平方公里蒙洼蓄洪区,担负起了舍己为人的责任。每当淮北大堤、能源基地、工矿城市以及京九、京沪交通大动脉受到洪水威胁之际,每当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王家坝人民就会用一次次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伟大意义。蓄洪区内18万亩耕地反复沦为一片汪洋,牺牲奉献的不仅仅是有形财产,更有王家坝人走上富裕之路的梦想,但是他们却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在滚滚洪水中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   谁不热爱养育自己的家园?谁不珍惜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16万王家坝人一次次含泪承担家园被淹的心情背后,是他们保全淮河流域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无私无畏。王家坝人自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痛苦,不折不弯,面对灾难,坚韧不屈。无情的洪水并没有击垮王家坝人,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生产自救,谋求发展,水退人进,人进田绿,不留一分白茬地,大力发展柳编、板鸭、黄沙、蔬菜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特别是蓄洪区洼地里随处可见、耐涝经泡的杞柳,更是成了蓄洪区群众的“摇钱树”——利用丰富的杞柳资源,发掘、传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阜南柳编传统工艺,以蓄洪区群众为主的上万种柳编产品,远销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   中华民族向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王家坝人的牺牲奉献,换来的不仅是他人的敬重和赞叹,更有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和支持。王家坝开闸蓄洪时,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王家坝的奉献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党员干部主动到抗洪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哪里汛情、险情、灾情最重,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人民最需要,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在飘扬,成为抗洪抢险斗争的中流砥柱和坚强基石;人民子弟兵冲锋陷阵,视灾情如命令,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用鲜血和汗水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一批批带着各地人民深情的资金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王家坝灾区,使王家坝人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激励着他们战胜洪灾、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念。

  尊重规律、综合防控的科学治水精神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确定的第一条全面治理的河流,历届政府均投入了巨大力量进行治理建设。1991年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决定。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随着9月26日王家坝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开工,掀起了新一轮治淮工程的高潮。如今,淮河已初步形成携上游水库、分洪河道、行蓄洪水、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组成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调蓄洪水、削减洪峰、铸洪水防御体系的坚实基础,治淮工程在历次大洪水中都发挥了巨大威力。蒙洼蓄洪区95公里的大堤得到加固,打通了堤顶防汛通道,提高了防洪标准,使王家坝闸保证水位由29.00米提高到29.30米,降低了蒙洼蓄洪区进洪机遇,保证了蒙洼蓄洪区能及时、安全、有效的运用,确保了淮河安澜。

  同时,防洪手段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自1991年以来,国家投资修建了淮河水情自动检测系统,流域已经建起5000多个监测站,采集信息完全由短波自动检测完成。淮河上空基本形成了卫星、雷达监测网络,可以全天候监测雨层分布和强度。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安徽还建立了远程监控和会商系统,“足不出户”即可随时监测各重要闸坝情况,组织异地防汛会商。这些手段的运用,让防洪工作心中有数,把确定开闸蓄洪和拦蓄洪水数量的盲目性降到了最低点。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下,通过统一规划、提供建房补助,行蓄洪区群众搬到了“保村圩”、“避水庄台”或移民迁建。蒙洼蓄洪区里加固了136个庄台、新修4个保村圩,庄台和保村圩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还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话。蓄洪区启用时,再也不用临时转移群众。“现在跷着二郎腿看着涨水,心里一点都不害怕了。”年近70的崔士信自从2003年大水后就搬进了保庄圩生活,他的幽默折射出科学抗洪的智慧。